翻页   夜间
墨染书院 > 马恩马锦儿 > 第96章 皇权交接的日子
 
“连老帮主,难道我说错了什么?”马恩试探的问道。

“也不能说错,只是这法子简单易行,为何就没有人用?”连老头皱了皱眉头:“是啊,我明白了,咱们的船,大都是在江河上跑,要补充些蔬菜瓜果的,靠岸就是了,用不着这么麻烦,倒是这法子,那些海船上用得上,不过,好像也没有听说过他们这般过啊!”

马恩顿时来了兴趣:“连老帮主,那海船上若是时日长些,想吃些新鲜瓜果蔬菜,是如何做的?”

“海船?”连老头笑了笑,这海运河运,他也是门清的人,听到马恩的问题,他嘴角微微一扯,颌下的白胡子扬了起来,看起来颇有几分慈眉善目的样子。

“海船,大明的海船,顶多就是跑跑琉球扶桑罢了,至于去辽东的,也算海船么?”他有道理看不起海运的,要不是船只规模样式所限制,他漕帮每年下来,在这长江运河上跑的都不止几个扶桑远了,“他们呀,也是和我先前想的那样,在舱底弄些肥沃的土壤,用麻袋堆好,一是能当做压舱石,二是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种种这些在陆地上容易养活的菜蔬!”

马恩点点头,这就是了,中国人从来不乏这些智慧,怕是这些事情,人家早想到了,至于带这豆类上船发豆芽菜,也就不过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的事情,听起来倒是很有创意,但是实际上,说白了,操作起来没有任何难度,无非就是一个值不值当的问题了。能随时停泊补充,哪个船家还费哪个心思去整这豆芽菜啊。

而且,一现在大明海贸的规模,怕是连马六甲海峡都还没到吧,这法子本来就是为远航船队适用的,用在江河近海的船只上,那的确没有这个必要。马恩不知道的是,历史上郑和下西洋,这两种法子,郑和都没有放弃,除了专门装载突然种植菜蔬的“菜船”,在上船或者补给的时候,郑和的船队也没有忘记补充大量的豆类食品,这就让历史上郑和的远航舰队中水手败血症的发病率和哥伦布麦哲伦相比,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当然,郑和的船队一直是沿岸行进,补给相对方便,船队没有像那两位敢死队员一样的航海家那么不靠谱的一头扎进茫茫的大海深处,这也是一个原因,这都是后话了。

说完这些,连志奇来抬起头来,认真的看着马恩。年轻人一身飞鱼服,眉目清秀,没有普通的那些市井锦衣卫的痞气匪气,倒是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气度,嗯,说着说是气质,反正,在连志奇看来,这样的人,怎么会认真琢磨这些行船的法子,能有这个闲心,有这个底蕴的,可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校尉能做的事情了。

“看来,射鹿给我说起,马小兄弟家里是云南的望族,我还颇有些不信,眼下看来,倒是老头子有些狭隘了,身处一隅,心念天下,马小兄弟胸中很有丘壑啊!”连志奇貌似有些感叹,这也是变相的试探马恩呢!

“哪里,哪里,不过是随口一说,当不得真的!”马恩谦逊道,神情中却是有几分得意,能一下在这个老船手面前镇住人家,还真不能不得意,尽管,这是剽窃后世的某些经验。

“马小兄弟也对这行船之事,用过功夫,不知道是不是家中,也有这海船贸易?”见到马恩不接他的话茬,连志奇干脆直接盘马恩的底细了,反正以他的年纪资历,这话闻起来,也不算是冒昧。要知道海船贸易这档子事情,这天下知道海贸是条金河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真正敢涉足其间的,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涉足的。

马恩来自云南,而连志奇知道的某位巨富,沈富,沈万三,在洪武初,就因为“匹夫犒天子军”被洪武帝朱元璋先是死罪,后是戍卒云南。而沈万三亿万家财,皆来自海贸,这一点,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是知道的,这不的不说,连志奇产生这个微妙的联想,一点都不奇怪。

也许是马家的长辈照拂了沈万三,也许是用些什么手段,逼问出沈万三的发财法子的细节,反正在云南,天高皇帝远,一个地头蛇要整治一个戍卒,还真没有人为这个戍卒去叫屈。连志奇这样想到。加上马恩出手大方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人,要知道,昨天马恩送给连射鹿的镯子,可是从朱婉婧那里“借花献佛”的,宫中出品,那里差的了,连射鹿只是觉得值钱,但是拿给连志奇看的时候,连志奇可是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值钱可以解释得通的。

“现在倒是没有,将来么,一定是有的!”马恩看起来有些踌躇满志的说道,他不知道对方已经想到天边去了,他顺着对方的话想到的是,将来若是郑和下西洋,这天下最大的海贸,怕是就是他马家的人操办的了吧,这个当然是一定、确定、肯定会有的。

“果然如此!”连志奇点点头,他对马恩的身份更是肯定了,脸上神情顿时和蔼了很多,看来,这的确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年轻人,有底蕴,有钱财,自己孙子和他攀结上,应该不是什么坏事情。

两人就在这菜地里,聊了起来,连志奇没架子,马恩更是自甘小辈,都是有意迎奉对方,谈的自然是无比投机,当然,真正谈些什么具体的事情是没有,无非是天南海北一通乱扯,以至于当马恩走出这个院子的时候,回头一想,竟然不知道和这位老爷子说了些什么干货。

当然,这一通乱侃下来,好处还是有的,至少,老爷子对于马恩来连家庄小住,表示了欢迎的态度,这和连射鹿的欢迎,可大不相同了,以前若是马恩这些人,算是连射鹿的客人的话,有了连志奇这一番话,那么,马恩等人,就算是连家庄甚至整个漕帮的客人了,这个,不可同日而语。尽管真正有麻烦的时候,这麻烦大得漕帮也就那么一回事情了,不过,有这个说法肯定比没有这个说法的要强。

丢开马恩在连家庄和连家的诸位其乐融融不说,回头看看南京城里,眼下就是另外一番情景了。

奉天殿教孙,大约是朱元璋油尽灯枯之前最后一次告诉自己的孙子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君王了,也许,在他的心里,自己最小最疼爱的女儿的婚事,也是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的必须要做的事情。可惜的是,饶是他一代雄主,天下之君,他的寿元终究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那天的晚上,朱元璋再一次在自己的寝宫了,昏厥了过去,而这一次,就是朱允炆令人把刀架在太医们的脖子上,也唤不回来他皇爷爷的清醒了,朱元璋汤水不进,气若游丝,在场的人虽然没人敢说,但是谁都知道皇帝的大限到了,驾崩不过是指日之间的事情了。

京城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五军都督府的兵权全部被收拢起来,或者放置在朱允炆信得过的将门手中,而一道道急令,从宫中发出,传遍各大军镇,无论各大军镇此刻在干什么,所有兵丁必须立刻回营,刀枪入库,没有京中兵部的调令和宫中的旨意,敢于私自调动百人以上兵马的,立刻就是死罪。

至于各地的藩王,消息还是暂且封锁的好。

找寻公主,在朱允炆眼里,眼下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还有什么事情能大得过现在皇权交接这件事情,有了这个认知,锦衣卫这般重要的爪牙,不拿去监视京中官员们的异动,不去镇压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因素,而去浪费人力寻找一个不慎走失甚至可能是自己偷跑出宫的公主这等儿女之事,就叫不分轻重了。朱允炆这么多年的皇帝接班人,可不是白培养的,他知道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

文有方孝孺,黄子澄,齐泰,武有耿炳文,李景隆,这算是经过了朱元璋确定并寄予厚望在他身后留下来辅助朱允炆的班底了,此刻他们也知道了实情,一个个都行动起来,虽然奉天殿那把龙椅的位置,是皇帝早已经就定下来的,但是,这等大事,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只要京中不乱,大义所归,他们就算是不负老皇帝所托了。至于那些在分封各地的王爷们,就算他们有些不服,社稷已定了,难道他们还能举旗造反不成,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有着正统的皇帝不去拥从,难道去附那些乱臣贼子的尾骥么?

在京中的官员们,哪一个不是油滑得像什么似的,在天下要换主子了,或多或少,或者是捕风捉影,或者是闭门揣测,总归都是有些明白的,不过朝中的局势,早就被朱元璋挥舞着大扫把,扫了一遍又一遍,刺头儿,不晓事的,有异心的,甚至性子属驴子的,都被大扫把拍了出去,剩下的这些人,都被调教得服服帖帖的,对于这一天的到来,他们其实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马恩是注定不会知道宫中的这些事情的,毕竟,这些事情和他的距离太遥远了,庙堂之高,远不是他这个还在锦衣卫底层打熬的校尉可以想象的。

建文朝,就要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